新闻公告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王挺一行到出版社调研

作者:韩洪祥时间:2025-07-08

7月2日,中国科普所原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王挺,在青岛市科协主席秦云鹏、青岛市科协科普部部长解玲、青岛科技馆党总支书记王云忠的陪同下,莅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围绕科普资源、国家科普资源库和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专题调研。中国海洋大学期刊社社长杨立敏,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进平,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副主任、教育系主任王海涛,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昝栋,中国科技大学科技传播系副教授周慎,中国海洋大学科技处秘书李勤,青岛市科协科普部三级主任科员赵英杰,青岛海洋科技馆王萌,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社长刘文菁、副总编辑徐永成、总编室主任孙玮、副编审孙玉苗出席会议。刘文菁主持调研会议。  

会议伊始,王挺介绍了此次调研的背景,重点解读了2024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的主要变化。新《科普法》将科学普及提升至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新增“科普活动”和“科普人员”两章,由原来的6章34条扩展至8章60条。其中第四十七条明确提出,国家将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国家科普资源库和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王挺强调,青岛在打造海洋科普之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行正是聚焦国家科普资源库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深入调研。他还就科普资源的开发、创作、聚集、分类及内容审核等关键环节分享了初步构想。

调研会议上,与会人员积极参与探讨。杨立敏对科普资源的分类提出了个人建议,以科学体系为核心框架构建科普资源库,确保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刘文菁将国家科普资源库形象比喻为“蓄水池”,强调需汇聚多源、多渠道的优质内容“活水”,并经过严格“过滤”以保障资源“水质”纯净。她提议将资源库划分为“公益版块”与“精品版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赵进平提出可借鉴“专利模式”建立科普资源准入与评价机制,确保入库资源质量,并探讨了激励优质科普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王海涛介绍了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科普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分享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海洋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经验,其对国家科普资源库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青岛市科协主席秦云鹏在总结讲话中对各位专家的深入研讨和建言献策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调研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新《科普法》要求,汇聚了多方智慧,为国家科普资源库建设,特别是发挥青岛海洋特色优势,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他期待各相关单位能加强协同,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王挺一行还参观了出版社的科普长廊,了解了出版社科普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本次调研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深度参与国家科普资源库建设指明了方向。出版社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响应新《科普法》要求,充分发挥自身在海洋科普领域的专业积累和平台优势,为提升全民海洋科学素养、服务教育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文:孙玉苗 图:邵乐)

关闭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8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